大家一起賺大錢 資訊開放透明與分享!
在事務所多年,最大的感觸有兩件事 1.大家辛苦編制的財報,但投資人卻幾乎只看 EPS 其他都不看,同時市場上的財經部落客也幾乎沒有人願意認真介紹整本財報內容。 2.身為資本市場的工作者,但事務所裡的同事真正願意去嘗試與理解資本市場的卻少之又少,大家花時間寫了一堆報告,但卻沒嘗試著當一個使用者去使用這些資訊做投資判斷。 這兩件事,是我最想改變的方向!

陸續有遇到蠻多朋友同事問說 如果我想理解投資理財這塊 我應該怎麼開始呢?

其實步驟不難

第一步 一定要盤點自己有多少資產(最好落實兩個月以上的記帳工作)以及自己的經常性現金流有多少。

(Android 推薦帳務小管家,iOS 應該也有類似的軟體,最好可以手機+電腦同步,除了手機記帳 還能產生電腦報表的佳)

第二步 請先開始了解遊戲規則,就像你到一家公司上班 要了解他幾點上下班 幾點吃飯一樣,投資市場的遊戲規則也是你該理解的,怎麼下單,什麼情況會成交,幾時撥款等等,花點時間爬文,這都是很基礎的知識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一家台灣軟體新創要掛牌到興櫃市場,蠻多圈子內的人貼了資訊並且寫上了恭喜,但只是這樣的恭喜其實意義不大,拿他所揭露的數字出來研究參考借鏡也許對自己幫助會更大一些

我試著參考公開說明書資訊,整理了一下的訊息,真的蠻值得相關產業(數位經濟/軟體新創)公司參考的。

KDAN 數字整理 (以下金額為台幣)

2023/12/30 股東權益數字

股本+資本公積 約7億
累積虧損 3.8億 (燒掉一半)
2024年兩次募資 金額約 2.2億
在募資前 資金僅剩一億,只夠一年燒(參考下方損益整理),因此2024確實是不募資不行了

2022-2024H1 損益狀況

年度 / 年營收 / 毛利 / 獲利
2022 / 3.96億 / 2.09億 / 虧損 1.09億
2023 / 4.04億 / 2.00億 / 虧損 1.94 億
2024H1 / 2.01億 / 1.12億 / 虧損 0.61億

近年營收呈現停滯狀態,毛利率約在50%上下,主要受到營業項目中除了軟體販售外,尚有低毛利的廣告投放業務 (一年約一億多 毛利約15%) 導致,但2024年有出現軟體營收上升,代操營收下滑致使毛利率提高的情況(是好的方向)

另外主要成本為 廣告費(占一半成本)及軟體銷售的平台手續費,B2B 軟體銷售到全球,因為無法到處鋪業務員拜訪,因此只能高度仰賴廣告投放

2022 - 202411 員工人數變化

年度 / 一般人員 / 研發人員
2022底 / 134 / 127
2023底 / 137 / 127
202411月底 / 126 / 102

之前員工人數明顯過多 (四億營收 五成毛利 養超過 260人),公司應該有發現這個問題,因此在2024年度 裁減一般人員10位與研發人員25位,精簡幅度為 35/261 = 13.4 %,有稍微讓2024報表好看一些,但可能還不夠,為了衝刺掛牌期的數字逐步好看,除非營收能上揚,不然人員恐怕還要縮減。

銷售市場占比 (As of 2024/06/30)

台灣營收占比 30%
歐美營收占比 64%
其他營收占比 6%

歐美營收占比高,這是可以帶來想像空間的,他的口號可以是:我的市場不在台灣,在全世界! (但競爭力度也強,廣告花的也多)

綜上資訊,為何要在還沒損益兩平時就急著要上興櫃資本市場?
推估可能原因有

1.     新股東加入,希望盡早投入資本市場尋求資本報酬回報與流通變現性
2.     營收停滯,需要跟資本市場拿錢來打世界盃
3.     已經明顯看到轉好契機,適合在這時進軍,再搭配逐漸好轉的營運數字來包裝一個好故事給市場聽

然後有一些有趣的事項可以關注

1.2022年投資 Toss Lab (產品是JANDI),但2023年就全數打虧損 (Toss Lab 有繼續經營問題),認列了三千七百多萬的損失,這個案子的決策流程是怎麼發生的呢?

2.公司有轉投資日本與中國,目前看起來都是虧損的,但是在地區別的營收中卻只有 歐美/台灣/與其他,所以日本與中國的營收是分類到歐美還是其他呢,這蠻令人好奇的?

純粹看看公開說明書寫寫觀察心得~~若有錯誤的大家笑笑就好,勿認真,每家公司都是認真踏實在經營的,敢進軍資本市場揭露數字的人真的都值得鼓勵一番!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看許多公司提交的 Business Plan 裡面,經常都可以看到對未來3-5年的預期營收獲利走勢圖,而這些走勢圖裡面往往都會呈現一種異常魔幻的情況。
例如第一年營收 1000萬 , 第二年2000萬 , 第三年 4000萬 , 第四年 10,000萬 第五年 20,000萬,諸如此類的數字。
只是實際下去營運公司才會發現,數字真的不會是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很多時候我們偶然地找到一個還不錯的賽道,可能把某個產品線用2-3年的時間,好不容易從零的營收衝到 5~6千萬的規模時,往往就會遇到一個瓶頸期。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01 Tue 2024 23:00
  • 努力

努力是一種很棒的特質,很多時候我們會希望在員工身上看到,這代表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在這個項目上。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一旦一個問題的發生時,夥伴只能說得出:他會努力,這樣的回答時,其實代表了另一種警訊。

面對一個問題的發生,我們應該提出的是觀察、是資訊收集、是想法、是策略、是執行方案,努力是這些事情都討論完畢之後的心態呈現,但當夥伴前面的資訊都說不出來,只說得出我會努力時,做為管理者真的要很小心!

例如:
主管問:第四季業績為何達標率只有50%呢?
員工答:我們會更努力去跑客戶的!

上述這樣就是很雷的應對,但有時部分主管也會買單,不繼續追問,一旦夥伴發現你不會追問,下次他就會用這一套說法持續的應對你。

我常鼓勵夥伴一件事:我們要朝向一個目標去,那就是眼前的任務的完成不是永遠都要你們拚盡全力,而是我們一起持續去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效率更高的模式可以運行,讓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完成眼前的任務,這樣我們才能留有餘力去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母公司因為子公司掛牌市值而增加這件事,並不是只有過去發生,還有很多是未來也會發生,值得我們關注的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資本市場上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名詞,某家公司底下的小金雞要掛牌了,因此母公司可以獲得XX金額或比例的潛在利益,因此母公司的身價就能水漲船高。
這就是所謂的母以子貴。
但這其實是相當不精準的敘述,首先母以子貴這個敘述的評估首要條件是,那媽媽到底有多貴,次要條件則是,原本持有的兒子價值多少錢,第三個條件才是兒子掛牌後(可能是興櫃或是上市櫃),價值又會變成多少錢,最後一個問題則是,媽媽會把兒子賣掉嗎?如果不賣的話是不是一切只是紙上富貴呢?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一隻債蛙,我稍微統計整理了這些美債與公司債 ETF 2023年的整體績效,還有與殖利率與匯率變化間的關係,提供給大家參考

結論:比上不足,可能比不上飆股的獲利,比下有餘,比定存與現金好,對了 還比你選錯股票沒有賺錢好

給大家參考!

 

2023 債券ETF 回顧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兩年來的股市飆漲,但大部分時候我都沒有參與,手上的錢除了拿去還房貸之外,大多是每月緩慢地買一些美債ETF來等待未來可能的降息價格上漲收益與每月的領息收益。
最近美國發布了最新的CPI統計數據,市場上的聲音普遍表示(或者說新聞上的資訊普遍表示),通膨遇到了僵固性,CPI 降不下來等等的說法。
我其實是一個很喜歡研究數據的人,於是我一開始讀了這些新聞,發現新聞大多只簡單地寫道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高股息的話題很紅,隨著新聞的放送跟股市的大漲,市場吸引了大量的資金進入到高股息的ETF中。
不過就在00939 掛牌上市後大家卻發現,怎麼這幾天大盤大漲,但00939卻是下跌的,有人解釋成因為量體過大,導致被外資倒貨吃豆腐等等,但其實ETF真正的價格決定並不是自己的買賣,而是該支基金的淨值,而淨值又是由標的持股的市價所組成。
所以ETF當天的交易狀況反應的是貼近淨值的交易結果,ETF是很難出現個股那樣因為有大量的買盤就可以產生超過股票合理價格的異常波動,這點我們需要先知道。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台股上兩萬點,市場中大家對於投資的興趣與熱度也跟著提升,於是乎經常會被問到的問題又會再次出現。
請問,XXX 公司的股票可以買嗎?類似這樣的問題經常地充斥在各留言板中,其實有些時候我們探討一件事要先學會的第一個課題就是 "怎麼正確的問問題"。
例如,你要問說這餐廳值得去吃嗎?這可能不是一個正確的問題,正確的問題應該是 "這餐廳的口味是什麼 是否符合我的口味,這餐廳的價位如何?是否是我負擔的起 等等",學會問精準的問題往往是事情研究的第一步。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看到公司發出各種類型的重大訊息,但究竟這些重大訊息背後會實質影響公司多少的EPS呢?這往往是公司不會揭露,而需要投資人憑著自己的專業判斷來計算的項目。
舉例來說,8021 的尖點 在去年度六月份宣佈大陸子公司要分派盈餘共約人民幣3億元,因為這是大陸盈餘匯回台灣,會產生扣繳稅款,因此同期公司也認列了約新台幣 1.6億元的所得稅費用,造成EPS 減少了 1.11元左右,不可說不是重大的影響,這甚至讓他 2023年的財務報表 EPS 變成負值。
但可能是公司發現到這樣的數字影響實在太大,因此在今年2月又發布了一個新的重大訊息,把大陸子公司預計分派盈餘的數字從人民幣3億元下降到了約 7500 萬,這時到底對盈餘的影響是什麼呢?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度股市發布了一條消息,電子通路大廠文曄出手收購了外商 Future 公司,據說可以帶來未來極大的收益,有朋友問我怎麼看這個案子,我通常會說,對未來我無法評估,但我可以分享一些歷史故事給你參考。
2020 年 7月,被動元件大廠 聚鼎宣布收購德商漢高集團 (Henkel) 美國子公司旗下金屬散熱基板與線路板 (TCLAD) 事業部門,這筆交易案在當時也帶來了極大的期待。
聚鼎原本是一家一年EPS約 5-6元的穩定企業,透過這筆收購據說可以帶來EPS的大幅增長,甚至有可能產生年度EPS突破10元以上的情況。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債券市場因為聯準會釋放出明年可能降息的聲音後,讓整個美國公債市場變的大熱,一堆的財經專家都開始發言,All in 美債就對了。
拿此時的結果去對照數月前,殖利率飆破5% 時這些所謂財經專家的發言,真的只能說不勝唏噓,跟風喊總是比逆風探討合理性要來的容易許多。
不過在看網友發言討論時也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像是有網友就發言說,他之前沒有在關注美債,但近期看到他連續大漲加上一堆財經專家都推薦大力買進,整個讓他非常心動,只是他又想起了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於是他想來問問大家,究竟該怎麼看待呢?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的工作過程中經常都會需要看大量的數字,而這些數字裡面往往蘊含著不一樣的代表意涵,有些時候我們容易被形式上的數字給蒙蔽,這時就要多問問,那究竟有效的數字是什麼。
舉例來說,當我們要找一個 youtuber 做業配廣告時,對方的經紀公司通常會拿出該 youtuber 的數據,其中第一個會拿出來的往往就是所謂的訂閱數,廠商通常都會表示訂閱數越大,代表基數越大,你跟這個頻道合作的廣告效益就越大。
但事實上幾個數字之間的關聯係數從來也沒有真正被計算過,以我們過去經營頻道的經驗來說,一支影片的觀看數量往往只會有一半多一些是來自於訂閱的觀眾,同時會有極大的比例是來自於非訂閱的觀眾,因此用訂閱數多 = 觀看數多,這個數字間的關聯其實是沒那麼扎實的。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一個歷史迷兼漫畫迷,對於這類能夠兼具歷史與漫畫兩個元素的作品我一向是非常喜愛的,而在歷史的題材中除了我們常見的三國題材外,明末與戰國也是兩個我非常喜愛的題材。
這時就不得不介紹一下這部漫畫了,王者天下,這是一部描述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歷史漫畫,雖然是已經寫好的歷史,但作者卻在過程當中加入了許多不一樣的元素,讓這部漫畫看起來更加精采好看。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們看待投資標的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個情況,例如某某公司的股價創下了歷史新高,或是某某經濟指標(如匯率等)創下了近N年的歷史新高。
但是近N年的歷史新高(例如近20年) 是否就代表這是進場的時機呢?
如果你看台積電過去股價都在50-60,然後當他股價來到120時,你覺得他已經創下了歷史新高,因此將其賣出,結果就是錯過了後面的一連串漲幅。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一個教育產業的從業人員,有時候遇到同一件事我會聽到兩種不同的觀點,例如有人說,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因為可以接觸到不一樣的新知識,學到不同的新技能,看到不同的新世界
但也有人說,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因為必須不斷的練習,必須不斷的檢討改進,必須打破自己過去的舊思維,甚至是否定自己,才能讓自己接受新知識。
其實兩者都正確,但反而是兩者都正確才是讓人困惑的事。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企業營運的過程中,總是免不了會有各式各項的合作夥伴拜訪,通常這樣的拜訪過程中起手式都是我們先介紹一下我們在幹嘛,然後對方再介紹一下他們在幹嘛。
而在這樣的過程中,我最怕遇到的就是那種對方企業介紹自己的業務範圍時,突然打開一個PPT檔案,然後 show 出了一張華麗的生態系圖片,他可能是圓形,可能是方形,也可能是有機的奇特形狀。
但共同的特徵都是,裡面涵蓋的面向非常之多,可以從 2B 到 2C,可以從訂閱制到買賣斷,也可以從終端零售到上游批發,簡單來說,這家公司幾乎是把所有他能延伸的東西都放入這個圖裡面去了。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一個投資理財的小粉專,最近卻有點不務正業跑去寫了一堆職場跟命理的心得,似乎應該要把主題拉回來一點了。
在分析命理的過程中,有一個宮位是大家都會十分關心的,那就是關連到自己財運的財帛宮。
這個宮位裡頭表達的,其實不僅僅只是你的財運好不好,還包含了你來財的方式,你理財的方式及妳對待錢財的態度與偏好。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常會有朋友來跟我諮商職涯,通常都是在一個員工已經在一家公司待了三~五年左右的時候他會開始遇到這個瓶頸。
這時我通常會問他兩個問題,
1.來年度你是否還有新的知識內容或挑戰可以學習呢?
2.既有的工作項目你是否已經達到精熟的程度?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