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常常會有朋友來跟我諮商職涯,通常都是在一個員工已經在一家公司待了三~五年左右的時候他會開始遇到這個瓶頸。
這時我通常會問他兩個問題,
1.來年度你是否還有新的知識內容或挑戰可以學習呢?
2.既有的工作項目你是否已經達到精熟的程度?
多數的人對於 1.的項目比較容易理解判斷,但對於 2.的項目往往會難以分辨,他會說,我現在交辦的事情例如每月結帳,核對交易等等我都已經可以很熟練地完成了,請問這樣是否就算是精熟了呢?
人對於事物的判斷通常會遇到困難時都是因為我們缺乏一個標準(或者說一套理論)去定義中間衡量的指標,所以對於工作是否已經精熟的定義,我就會拿出另一套學習理論來分享給來討論的朋友。
在我自己的經驗中,學習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學會,且能執行
2.學會,且熟練,執行的效率能比 1.要快上許多,甚至已經沒什麼進步空間
3.不只是達到2.,還能夠針對同領域的新進人員,具備相關知識背景的人進行經驗傳承與指導。
4.除了同領域的新進人員之外,即使是跨部門非該領域的人員,你也能用簡單易懂的說法與敘述,讓他快速理解,甚至可以協助處理你的部分事務。
1跟2 是好懂的,但 3跟4的階段則是多數人比較少談及的,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另一個道理,會做事的是學生,會教人做事的才是這個領域真正的老師。
所以,當你對某個學習技能的精熟程度感到迷惘時,不妨套套看上述的原則,也許你能對自己的技能等級有更清楚的認識囉,投資學習也是一樣的,能夠自己操作是學生,能夠把投資理念清楚簡單的教導給身邊的人,這才代表你已經真正學會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