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家台灣軟體新創要掛牌到興櫃市場,蠻多圈子內的人貼了資訊並且寫上了恭喜,但只是這樣的恭喜其實意義不大,拿他所揭露的數字出來研究參考借鏡也許對自己幫助會更大一些
我試著參考公開說明書資訊,整理了一下的訊息,真的蠻值得相關產業(數位經濟/軟體新創)公司參考的。
KDAN 數字整理 (以下金額為台幣)
2023/12/30 股東權益數字
股本+資本公積 約7億
累積虧損 3.8億 (燒掉一半)
2024年兩次募資 金額約 2.2億
在募資前 資金僅剩一億,只夠一年燒(參考下方損益整理),因此2024確實是不募資不行了
2022-2024H1 損益狀況
年度 / 年營收 / 毛利 / 獲利
2022 / 3.96億 / 2.09億 / 虧損 1.09億
2023 / 4.04億 / 2.00億 / 虧損 1.94 億
2024H1 / 2.01億 / 1.12億 / 虧損 0.61億
近年營收呈現停滯狀態,毛利率約在50%上下,主要受到營業項目中除了軟體販售外,尚有低毛利的廣告投放業務 (一年約一億多 毛利約15%) 導致,但2024年有出現軟體營收上升,代操營收下滑致使毛利率提高的情況(是好的方向)
另外主要成本為 廣告費(占一半成本)及軟體銷售的平台手續費,B2B 軟體銷售到全球,因為無法到處鋪業務員拜訪,因此只能高度仰賴廣告投放
2022 - 202411 員工人數變化
年度 / 一般人員 / 研發人員
2022底 / 134 / 127
2023底 / 137 / 127
202411月底 / 126 / 102
之前員工人數明顯過多 (四億營收 五成毛利 養超過 260人),公司應該有發現這個問題,因此在2024年度 裁減一般人員10位與研發人員25位,精簡幅度為 35/261 = 13.4 %,有稍微讓2024報表好看一些,但可能還不夠,為了衝刺掛牌期的數字逐步好看,除非營收能上揚,不然人員恐怕還要縮減。
銷售市場占比 (As of 2024/06/30)
台灣營收占比 30%
歐美營收占比 64%
其他營收占比 6%
歐美營收占比高,這是可以帶來想像空間的,他的口號可以是:我的市場不在台灣,在全世界! (但競爭力度也強,廣告花的也多)
綜上資訊,為何要在還沒損益兩平時就急著要上興櫃資本市場?
推估可能原因有
1. 新股東加入,希望盡早投入資本市場尋求資本報酬回報與流通變現性
2. 營收停滯,需要跟資本市場拿錢來打世界盃
3. 已經明顯看到轉好契機,適合在這時進軍,再搭配逐漸好轉的營運數字來包裝一個好故事給市場聽
然後有一些有趣的事項可以關注
1.2022年投資 Toss Lab (產品是JANDI),但2023年就全數打虧損 (Toss Lab 有繼續經營問題),認列了三千七百多萬的損失,這個案子的決策流程是怎麼發生的呢?
2.公司有轉投資日本與中國,目前看起來都是虧損的,但是在地區別的營收中卻只有 歐美/台灣/與其他,所以日本與中國的營收是分類到歐美還是其他呢,這蠻令人好奇的?
純粹看看公開說明書寫寫觀察心得~~若有錯誤的大家笑笑就好,勿認真,每家公司都是認真踏實在經營的,敢進軍資本市場揭露數字的人真的都值得鼓勵一番!
大家一起賺大錢 資訊開放透明與分享!
目前分類:個股單純介紹 (53)
- Jan 03 Fri 2025 12:50
KDAN 7737 凱鈿 興櫃
- Dec 11 Sat 2021 09:00
**丁丁藥局 6844 諾貝兒**
- Nov 27 Sat 2021 09:00
**私有化收購下市 - 8427基勝 **
- Nov 13 Sat 2021 09:00
**對新技術的學習8021尖點**
- Oct 30 Sat 2021 09:00
**直播也可以上市櫃6165浪凡**
隨著時代產業的演變,越來越多大家沒想過的產業可以進入資本市場,從以前大家只知道製造業 金融業 服務業可以上市櫃,到後來 交友軟體也可以上市櫃,到後來 開店平台也可以上市櫃,一直到最近我發現了一檔有趣的標的,原來 直播也可以上市櫃。
我是個習慣看一堆重訊的人,有天就在一堆重訊裡面找到了一家公司名稱很奇特,叫做浪凡,要知道一般台灣的上市櫃名稱都差不多,不是鼎 就是新 不然就是什麼華之類,會把浪這個字用到公司名稱裡面的著實不多,因此就吸引了我進去看看它的營業項目是什麼。
不看則以,一看到是驚人,原來是借殼上市的公司,而背後的根本企業是直播公司浪 Live,這真的是一件蠻有趣的事,當然就賺錢能力來說我相信 直播公司是有賺錢能力的,不過如果走正規的上市櫃審查 恐怕就會被問一大堆是否能永續經營的問題,因此透過借殼上市的方式確實是聰明的。
而且這件事更有趣的是,更早之前 17Live 也想上市櫃,還野心勃勃地想跑到美國去掛牌,結果GG了,雖然現在表現也還算不錯,但小老弟怎樣都還是領先一步地站上了資本市場的舞台,這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是呢。
另外,還可以觀察一下 浪凡的獲利能力看起來不錯唷,不過是否有永續經營的能力就需要再深入研究了,很有趣的標的 推薦給大家參考。
- Sep 11 Sat 2021 09:00
**教育事業的商業模式 6780 學習王**
- Sep 04 Sat 2021 09:00
**已經不是那個名字的公司 1103 嘉泥**
- May 15 Sat 2021 09:00
**被遮住的鑽石 1702 南僑**
- May 08 Sat 2021 09:00
**不會消失的需求 9904 寶成**
- Apr 24 Sat 2021 09:00
**轉型 到底要我等多久- 2451 創見**
- Apr 17 Sat 2021 09:00
**一群客戶一起成立的公司 6581 鋼聯**
- Feb 20 Sat 2021 09:00
**演唱會概念股 6625 必應創造**
- Feb 13 Sat 2021 09:00
**2758 路易莎咖啡**
- Jan 09 Sat 2021 09:00
**把房子跟冷氣一起賣吧 5283 禾聯碩**
- Nov 21 Sat 2020 09:00
**重新檢討一次決策流程 – 5871 中租**
- Nov 14 Sat 2020 09:00
**彩色電子紙的先行者 – 8069 元太**
- Oct 17 Sat 2020 09:00
** 你可以看細一點 – 2753 八方雲集 **
- Sep 26 Sat 2020 09:00
**虛擬世代的需求 - 6690 安碁資訊**
記得在老高的影片曾經提到,他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什麼契機會讓人類逐步地走向虛擬化,畢竟在前面的十年裡全球化的趨勢浪潮十分明顯,而人類之間交通方式的改進也讓移動這件事情變得越來越容易,於是到底有什麼契機會讓人類需要從實體接觸轉化為虛擬接觸呢?
結果答案就是這波的疫情,一個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只是在一個虛擬化的世界裡,什麼會是未來這個虛擬世界的大需求呢?VR?程式撰寫?還是遠端協作工具呢?
其實我們要去思考一件事情,大凡一個新世界的形成時,整個世界的秩序大多是混亂的,中世紀如此,大航海時代也是如此,而這個世界要開始往前走通常都是當秩序已經被控制,且大家都能遵循著這個秩序去生活,不管是貨幣制度、政府制度甚至是細到你我路上看到的紅綠燈號誌都是秩序下的產物。
那麼,在一個虛擬化且剛形成的世界裡,要怎麼去建立一個所謂的秩序呢?答案就是要先確保每個人的行為都能被節制,不會有人可以採取過多的出軌行為,那麼這個世界的秩序就慢慢能被確立下來,因此類似警察般的維持治安體系在這個新世界裡就變得十分重要。
- Sep 19 Sat 2020 09:00
**沉潛等待時機 - 3669 圓展**
之前幾周提到過,有些公司經營的產業或領域其實目前還不是一個熱門的項目,她可能看到了未來的趨勢,但這個趨勢通常要數年甚至是十幾年後才會發酵,只是在這段等待的發酵期間裡通常是很難熬的,公司是如此,投資人也是如此。
還記得十年前左右,當時很想離開事務所,於是到處去面試,其中有一家公司讓我印象深刻,這家是當時勤業客戶圓剛的子公司,正準備要IPO,當時的財務主管告訴我說,這家公司是他們集團的秘密武器,他所做的事情未來三到五年內一定會發酵,會在這個產業裡面製造出天翻地覆的變化。
後來我查了這家公司的相關資料,原來他做的就是遠端視訊會議工具與軟體,其實在十年前看待這件事情時,你會覺得這的確是一個未來可能的趨勢,但他會在現在就發酵,然後大家都瘋狂搶購嗎?當時的我開玩笑的跟同事說,恐怕要等到大家都開始接受在家工作了,他們家的產品才有可能爆發。
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十年的光陰,這十年裡面圓展的獲利從上市前的八塊九塊,到上市櫃後只剩下不到一塊甚至是虧損的情況,這對於曾經把它當作小金雞的母集團來說恐怕是非常難熬的一件事情。
- Aug 29 Sat 2020 09:00
**同業間的競合關係 - 1736 喬山**
上週曾提到的岱宇,其實在這個產業裡面還有其他家也是做健身器材的公司,而且規模還比岱宇更大,但卻沒有在這一波疫情裡面受惠,那就是 1736 喬山。
當然我們在思考這件事情的時候要先從大環境產業趨勢來看,所謂的健身這件事情在現代社會裡確實是一件越來越風行的事情,青年人想健身,老年人也想健身,當社會越來越富足,讓自己的生活活的長久活的快樂就成了人生的下一個課題。
但是健身的方式與場域一直以來都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覺得健身就是應該到健身房去跟大家一起才算熱鬧,也有人覺得現代人生活這麼忙碌,與其還抽出時間到健身房,不如在家裡擺上健身器材,想運動時隨時可以運動那不是應該更好嗎?
這個情況在過去持續的在這個產業裡爭論著,到底我是要經營 to B 的健身房廠商,還是我要經營 to C 的終端消費客人呢?理論上若能掌握終端消費客人那這是最直接的銷售方式,但是 to C 的終端消費客人難搞,同樣一台有瑕疵的健身器材,放在健身房裡頂多就是減少了他的使用率,但是如果被終端消費者買走,那可是很可能造成退貨甚至是網路負評,影響聲譽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