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賺大錢 資訊開放透明與分享!
在事務所多年,最大的感觸有兩件事 1.大家辛苦編制的財報,但投資人卻幾乎只看 EPS 其他都不看,同時市場上的財經部落客也幾乎沒有人願意認真介紹整本財報內容。 2.身為資本市場的工作者,但事務所裡的同事真正願意去嘗試與理解資本市場的卻少之又少,大家花時間寫了一堆報告,但卻沒嘗試著當一個使用者去使用這些資訊做投資判斷。 這兩件事,是我最想改變的方向!

 

每年到了三四月份,年度財報公告的時刻,我們總是可以看到一些地雷的引爆,這些所謂的地雷其實都是一直存在於財務報表上,但會計師或公司卻遲遲不願意去引爆他的相關內容。

最常見的莫過於無形資產(商譽) 這樣的資產,這樣的資產通常沒有一個明確的價值衡量方式,你說他值多少錢,我則說他值另一個錢,雙方搞不定的情況下,通常我們只好找一個鑑價公司來出一本報告,但請問 鑑價公司是誰找的?恩 ~ 所以他自然會傾向找的那方想要的價格,是的,這就是市場的常態。

當然今天要談的不僅僅是如此,裕隆在 2019 年底的財報中認列的大批的資產減損,但新聞中其實提的含糊不清(記者大概也沒空去研究細節),因此就引發了我想去探究組成內容的興趣。

一家老字號的企業,到底裡面包含了哪些無使用價值的資產,而這些資產已經被打掉多少?帳上又剩下多少呢?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凡一家企業,要能夠長治久安的發展,關鍵的必然不是他一開始成功的商品或商業模式,就如同中國古老的箴言所提到,富不過三代,一個第一代成功的創業家當時之所以能成功,多半是搭上了時代的潮流與做對了某些事情,但這有時只是順勢而起,真正能否守成並且開創王朝仰賴的還是教育文化與制度。

政治如此,商業也是如此。

2430 燦坤是一家你我都熟悉,就算沒去過也至少聽過的企業,在開創的早期憑著快速展店與破盤下殺的能力,硬生生的挑戰甚至是贏過了過去 3C 通路的龍頭-全國電子。

但近年卻遇到了各類的風波,從轉投資失利到高階經理人出走,大家都在問,他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人一直都是一個賭性堅強的種族,從早前的愛國獎券到大家樂,一直到現在的公益彩券,當然不能錯過的還有全台最大賭場 ~ 台灣證券交易所。

其實我一直都不認同,在股市裡投進出是所謂的"玩"股票這個名詞,所謂的"玩"意涵著一點投機一點遊戲的成分,他就像是你去賭場玩吃角子老虎一樣,你投下的金幣究竟能中什麼獎其實你根本不知道,在這樣的模式下股票才會比較接近所謂的玩。

而大部分股票市場的標的都是連結到一家實質的公司,或是實質的原物料,這些公司與原物料都有他基礎的報表可以查詢,都有他總體經濟的相關數據可以比較,你可以參考歷史經驗並且進行各式各樣的預估,而預估的準確與否才是你獲利的真正關鍵。

但這樣的東西肯定無法滿足台灣人,於是一個猜指數,或者說直接預估漲跌與波動的商品便在台灣竄出了頭,這檔富邦VIX 是連結到美國所謂的 VIX 恐慌指數,但絕大多數買他的人都不知道 VIX 是為什麼漲跌,很少人會有空真正去研究這個指數的追蹤方式跟成分關鍵。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題的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但何謂恐懼?何謂貪婪?相信沒幾個人能理解。

其實很多朋友都問我,最近可以進場了嗎?聽說跌很多,我總是告訴他你覺得可以進就進去呀,但他們總說,可我怕虧損耶,於是我通常會回答,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就算跌到 3955 點我估計你也不會進場的。

其實人性有一個很奇妙的地方,對於損失對於恐懼,但對於獲利感受又太淡,因為虧損五千塊這個人可能會傷心一週,但是如果賺了兩萬,他可能一天之後就沒感覺了。

而投資的過程其實是一種人性的克服,透過數據,透過紀錄,透過資料的整理來告訴你下一步該做什麼,試著去克服你心中的不安,這樣才能在市場中長久的生存下來。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資本市場上,大部分的時候股價都會反映獲利的價值,因此一家 EPS 較好的公司,通常都會較另一家 EPS 較差的公司股價來的高,尤其同產業裡面更是如此。

但當這樣的現象出現了反差時,其實就很值得去深入探究他背後的原因。

就如同當你看到下面兩家公司的歷年獲利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陣子跟朋友討論,有人問到最新的科技趨勢,許多銀行與券商陸續都推出了所謂的機器人理財,AI 智能投資機器人等等,看得大家非常心動。

好像用了這些工具之後,我再也不用鑽研投資,再也不用研究產業趨勢,只要把錢丟到這個帳戶裡面她就可以像聚寶盆一樣,不停的的增長再增長,而且風險極低。

但是當我們討論到,這個一般基金公司發行的基金有什麼不一樣時,通常得到的答案是,基金公司是人在操作啊,人總會有各種七情六慾的判斷,所以人是不可信賴的。

不過我們在看一件事情的時候,務必先把表面的那層偽狀去除,試著學習去看透一件事情的"本質"。

其實機器人理財跟找基金經理人理財,對一個陌生的投資者來說,兩者其實沒有太大的差異。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高收益債基金,除了之前提到的 FH 之外,其實台灣在更早以前就一檔超級火熱的高收益債基金,那就是聯博高收益債基金。
 
這檔基金最經典的故事是,因為台灣人申購得太過踴躍,因此一度這檔基金的總來源資金有超過 70% 都是來自台灣,還因此產生了金管會的新規定,當一檔境外基金資金來源有超過 70% 來自台灣時,那就得先暫停申購,這樣的規定。
其實債券型基金也好,高收益債基金也好,我們在看帶一家公司,一個商品或是一種商業模式時都需要去探討他的本質是什麼。
就像我們說,基本的商業模式裡最常見的有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期石油價格暴跌,因此我去找了 2016 年初,當時也是石油價格跌到大谷底時 PTT 上的討論串,發現了許多有趣的資訊
當有版友發文表示 破 30 要進場時 更多的版友回應是,破 30 繼續套吧,我看過 15 元的石油呢 等等
其實人要去應對恐慌的最好方式,就是看上一次恐慌時我們做了些什麼,如果再發生一次 我們會怎麼應對。
其實台灣這次面對新冠肺炎也是如此,一次一次的我們從恐慌中學到教訓,最後終於學會如何面對未知可能發生的事件。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是一個非常大的金融市場,在這個金融市場裡頭有著各式各樣的商品,多去了解與認識,你可以打開你的投資眼界,並且讓自己掌握更多的機會。
例如,當股市下跌時,究竟有什麼商品可以考慮與避險?除了前一週提到的特別股之外,還有一個商品是知道的人不多,但避險效果也是十分良好的,那就是美國公債。
這是一個乍聽之下,不知道該怎麼買的商品,是的,公債聽起來就像是一般大型法人才有能力去操作的東西,一般我們小股民怎麼會有能力呢?
事實上拜近年 ETF 等金融工具的興起之賜,有越來越多的工具可以讓我們透過簡單便宜的方法,間接地去參與這些商品的買賣,甚至是從中賺取可觀的報酬。
00679B 元大美債二十年 ETF 就是這樣的商品 (類似的商品 國泰 富邦等等 也均有發行) 這其中交易量最大的就是元大美債二十年。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本市場一直以來都是有漲有跌的,儘管長期趨勢往上,但短期的波動往往都是少不了,當面對市場空頭來臨時,身為投資人的我們,究竟有什麼商品可以購買呢?

這其實是一個我們都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當然,對一個簡單的投資人來說,放空台指期,或者操作反向避險等等,其實是相對困難的事情,因此大家總會問,有沒有那種比較簡單,但風險比較低的事情可以做呢?

答案還是有的,如果你還是喜歡股票,那就選一些相對高殖利率,低本益比的標的,只要他的產業獲利展望穩定,那即使短期的市場消息造成本益比下滑,但後續配息幾次後基本上要虧恐怕也很難。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文曄與祥碩同時停牌,說真的在這之前我並沒有特別關注到祥碩這檔股票,甚至連原來他的股價已經接近上千元了,我也不知道。

同時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這檔的股價是從 2020 年開始,才快速的從 600 漲到了 900 左右,這中間真的有很多貓膩的地方可以值得探究。

但其實面對這個交易,對於文曄的小股東來說,通常只會問一個問題,到底這個交易對我來說划算嗎? 管理階層是真的為了公司的未來,所以才做這個換股交易,還是只想保住自己的飯碗跟經營權呢?

換股比例出來之後,股民通常有幾種算法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冠肺炎持續的蔓延著,但大家在看著這堆新聞數據的同時,其實應該做更多的思考,包含什麼產業會受惠?什麼產業會受害?產業的影響是短期還是長期?疫情過後需求是否會回溫等等。

在疫情剛開始時,一堆生產口罩,甚至是生產清潔衛生用品,甚至連生產醫療用手套的公司都開始漲翻了天,投資人的理性已經到了一種極度喪失的程度。

其實,這並不健康。

更多的時候我們應該把眼光放遠,來看一些更長久的東西,舉例來說現在我們所熟知的淘寶網,其實他是2003 年5月創立的,而那個時候正是所謂非典(SARS)在中國大陸肆虐的時代。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常跟人聊投資,聊資本市場,有些人常常會說,我這次又在市場裡賺了多少,才幾天的時間

但我總會提醒他,市場裡面要比較的絕對不是你賺的多多,賺得有多快,而是你能在市場裡面撐多久。

當你把美股或台股十年或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的現圖拉開來看時,你都會發現大趨勢長期的方向是網上的,是的,資本市場就是一個國家經濟力的展現,當國家發展往前,人民所得增加,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資本市場,同時賺越來越多的錢。

當大家賺的錢增加了,EPS (獲利) x 本益比 = 股價,而股價的加權平均又是指數,所以自然指數會一路往上了。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時代的演變,金融科技變成了現在大家口中最熱門的名詞,好像沾上了 Fintech,豬也能飛天,馬也能遁地。

但真實的情況卻是,喊口號的人多,但真的能從中獲利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就連我們平常用的如火如荼的各類Pay , 街口 Line Pay 等等 其實也都還在燒錢補貼的狀態。

但換個角度想,如果 to C 要獲利有困難,那 to B 呢? 是不是會比較有機會一點?

於是就關注到了市場上的一則小消息,綠界科技通過了公開發行的申請。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幾年,台股投資人從過去的共同基金走出來,大家開始發現原來共同基金是一個騙人的玩意兒,尤其是對有自我投資判斷的人來說,與其直接去買共同基金,不如稍微檢視一下這檔基金的主要持股,然後自己在市場上買入,馬上就省去了 1.5%-2% 的手續費與管理費,真是何樂而不為呢?

也因此過去熱門的共同基金,在這幾年產生了退燒的現象,不過取而代之的反而是另一個東西,也就是所謂的 ETF。

其實 ETF 出發的本質是好的,過去的共同基金仰賴的是經理人的選股,但接觸過這些經理人的人都知道,基本上他們的能力大概就跟你我差不多,也因此才會出現猴子射飛鏢的選股也能跑贏多數共同基金的結果,於是在ETF 的理念裡面,把選股這件事情變成系統化,從主動投資變成所謂的被動投資。

我們投資的一包錢,不管他是叫做共同基金還是叫做ETF,只是他選股的方式由一個人或團隊主動選擇,改成追蹤另一個看起來很威的東西叫指數,然後我們號稱指數是公正的是被動的,所以一定沒問題。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而言,台灣的上市櫃公司需要公告四個季度的財報,因此財報公告的時間點往往都是投資人努力挖掘黃金的時刻。

但另一個角度去想的是,對於台灣的興櫃公司而言,一年只需要公告兩次財報,分別是半年報與年報,季報對於興櫃公司而言基本上是不需要公告的。

以前我們曾經分享過,如果是集團內的公司,可以透過集團母公司的財報內,被投資公司的資訊中來看出這些興櫃公司當期的獲利,像這種不在市場上公開,需要有用心才能找到的訊息往往才是珍貴的。

但另一個角度去想,如果一家興櫃公司,他也不在集團內,但是他卻突然反常的在季報公告日前上傳了他季度的財報檔案時,這又代表了什麼意思呢?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 年底 市場迎來了兩筆的公開收購,一筆是合意的明泰收購仲琦,一筆則是號稱非合意的大聯大收購文曄。

其實這兩筆公開收購都是投資人賺小小紅包錢的大好機會,就在 1/15 這天,第二筆的公開收購 大聯大收購文曄也已經公告了公開收購成就的消息。

這其實裡面有很多眉角可以了解。

1.公開收購一定會收嗎?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時候我們在看某些商品價值時,會存在著許多先入為主的成見,這些成見可能是來自於最近的新聞報導,這些成見也可能來自於過去你的自身經驗。

但我們要記住一件事,感覺終究只是感覺,感覺必須要能夠質化、量化,並且具體陳述之後才能夠變成可評估的依據。

就像台幣對美金的匯率,近期來到了約 1:30 的水位,於是開始有不同的新聞與聲音出現,有人說,這很便宜啊,我們要趕快多換一點美金進來,也有人說,這好貴啊,我以前看過 1:XX 的匯率耶,但卻又說不出何時看過,跟這樣的匯率維持多久。

於是,最後只能憑感覺做判斷,其時明明這些數據資料都在公開市場上,各大網站上都唾手可得,但大部分的人卻不願意花時間花力氣去蒐集。

其實蒐集資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當你能體會這件事情的時候,所有的決策都可以有參考依據,就算失敗也能了解跟分析關鍵原因,並且作為下次改善的參考。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年第四季 台幣對美金的匯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變化,從原先的 1:31 逐漸靠向了 1:30 的方向,但奇妙的是市場上的新聞到是很少提到這部分的影響。

台灣一直都是以外銷出口導向為主的國家,我們的主要產業-電子業的大部分報價基礎也都是美金,因此當台幣升值美金貶值時,一樣收 100 美金的銷售,過去可以得到台幣 3,100 元,但現在卻只能得到台幣 3,000 元,對收入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當然,或許股市上萬點,甚至上到一萬一,甚至上到一萬二的消息讓投資人整個迷了頭,產生了失心瘋,開始覺得市場就是永遠都不會跌,高一定還有更高。

但市場就是如此,漲的時候可以有千百種原因,但跌的時候往往只需要一個理由。

文章標籤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除了存金融股之外,另外一個最常被問到的就是,那我改存 0056 呢? 號稱是台灣最優質的高股息標的,是不是只要存了也會發大財?

孩子啊,世界上真的沒有無腦就會發大財的產品,還是用一點腦袋去思考會比較好唷!

基本上投資策略共有四種

1.買進

2.賣出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