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賺大錢 資訊開放透明與分享!
在事務所多年,最大的感觸有兩件事 1.大家辛苦編制的財報,但投資人卻幾乎只看 EPS 其他都不看,同時市場上的財經部落客也幾乎沒有人願意認真介紹整本財報內容。 2.身為資本市場的工作者,但事務所裡的同事真正願意去嘗試與理解資本市場的卻少之又少,大家花時間寫了一堆報告,但卻沒嘗試著當一個使用者去使用這些資訊做投資判斷。 這兩件事,是我最想改變的方向!

目前分類:產業相關分析 (4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身為一個查帳員,總是不免地經常需要到客戶端去執行各類的程序。

然而也因為這樣,經常我們都能接觸到公司內部的員工。

於是,這些員工反應出來的樣子,反應出來的文化,我門的感受往往最為直接。

其實我一直覺得,一家公司的競爭力是建立在企業文化上,企業文化是否鼓勵大家努力,是否鼓勵大家積極,是否願意讓員工投入工作,還是每個人都只想混日子,這中間的差別確實很大。

有些優秀的大型企業,當我們在與他接觸時,真的會發現這家公司的員工又聰明又積極,當然偶而會有點難搞,但那也是因為聰明人不喜歡聽笨話的緣故。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個喜愛讀歷史的人,我喜歡從歷史的故事中去理解事物發展的道理。

要知道,歷史總是一再重演,許多的故事與場景你總會一再的遇到,一再的學不到教訓。

所以透過歷史的資訊閱讀,可以讓我們避免太過主觀的想法,能夠更客觀的去看待這個環境的變化。

因此,每一個想要進入台灣股票市場中進行投資行為的人,我都建議他先去看過台灣股市發展史的介紹,去了解台灣股市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這中間又經歷過了多少的變化。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科技普遍的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只是你究竟理解他多少,認識他多少以及使用他多少的問題。

就拿我現在顧問產業來說,在顧問產業裡面走跳的人總是會發現,自己不停的在拜訪客戶,也不停的在交換名片,而在名片交換與拜訪的過程中偶而會出現,突然想起 A 客戶的產品可能很適合給 B 客戶參考使用的情況。

或者有時你突然有些商機想分享給 C 客戶,類似這樣的情況。

這時我老闆就會打電話來,說 ㄟ 你幫我看一下桌上的名片本,找一下誰誰誰的名片,然後拍照給我。

其實這時我就很想跟老闆說,老闆你知道有一種東西叫做全能名片王嗎?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不一樣的新科技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從AI 人工智慧 到語音辨識 人臉辨識,其實這些都是相當有趣且實用的科技。

只是身為一個使用者,身為一個消費者,當你看到這些新科技時究竟你會做些什麼?這往往才是決定你是否取得這部分知識的關鍵。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過卡提諾狂新聞(身為一個宅宅肯定是要有的),或者經常在 Youtube 上面看到一些影片,裡面會有一些類似機器人講話的配音,講話的語調有趣而且照著稿子念時有時還會斷錯句。

當我在看這些 Video 時,除了影片內容本身的好笑之外,我一直在想,像這樣的東西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我們提到要做保守投資,打敗定存時,多數的人都會提到一個名詞 - 存股。

好像股票就是定存一樣,而且可以比定存享有更高的利潤。

而在存股這個名詞下,更多的人會去看的是 " 金融類股"。

從網路上層出不窮的 我存第一金兩百張,我買兆豐金買到死 之類的社團或書籍,可見這類方式的熱門程度。

但我們想探討的是,究竟金融股是不是一個穩定的標的?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標題!

所謂的新聞,那種你在 Yahoo 奇摩上看到一篇又一篇短篇的新聞,其實多數的時候參考意義勝過實際價值。

有些時候可能是某些研究員的推測,也有些時候只是公司的廣告文宣。

但另一種型態的新聞,類似深入調查報告之類的主題探討,才是我偏愛去觀賞的媒體資訊。

例如前陣子在某一篇深入報導的內容中,在探討著香港地區的海漂垃圾問題。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一直覺得在研究投資的過程中,最讓人開心的事並不是因此而產生獲利。

最讓人開心的事其實是藉此機會了解了許多的產業與不同的商業模式。

在每個行業裡都有那個行業的許多秘訣與邏輯,過去我們身為一個局外人,往往很難理解為什麼這筆交易這樣做,為什麼這家公司又要做這樣的事情。

但因為透過持股的緣故,某種程度上我也參與了這家企業的經營,所以我更有意願與動力去研究他的產業,去了解他的競爭力。

一旦那天跟身邊的朋友或是客戶在閒話家常聊到這個產業時,往往我也能藉此發揮出一番自己的看法,或是某一個周末在家看著八卦雜誌般的商周時也會發現原來被報導的這家公司我早就研究過了,接著再來印證自己的認知與雜誌的報導是否一致。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續昨天的案例,我們來看看另一家不同型態的企業所受到的影響變化。

正新,這是一家輪胎大廠,以 Maxxis 輪胎馳名於世,營運據點遍布全球,在印度印尼等全世界各地均有工廠,同時銷售之對象也遍布全球。

我們來看看他兩期 Q1 數字的變化

2018Q1 vs 2017Q1
營收 27,687 vs 28,641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得在我剛畢業的時候,那時的資本市場裡還有要求公司要強制公開財測的規定,當然 會計師也從中賺取了不少幫忙檢視財測內容的服務費用。

不過在幾年過後,這樣的規定就被取消了,財測變成是由公司決定是否公開上傳,而非強制要求一定要執行。

但其實財測是一個蠻好的東西,可以看得出公司對未來景氣市場的預期,同時也可以評估一家公司是否能夠清楚的掌握市場的狀況。

日前,台積電的第一季財報公告後,因為第二季財測不如預期的因素,反而因起了市場了一陣恐慌,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過去台積電的財測太準確了,讓大家不得不相信未來這些事情都會實現。

相反的,也有財測出包的例子,例如數年前的宏碁,原本每季的獲利都很好,但後來卻發生了連續數次修正財測的情況。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台灣的投資人一直都有一種特性,在買入標的之後總是期待他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帶來報酬。

既然要有報酬,自然就要有驅動股價的因子,而每月的營收公告機制就成了在這樣體制下最好操弄的因素。

但所謂的營收年增或年減其實是一種相對的概念,也就是當你基期越高時,越不容易產生年增,當你基期越低時,年增的幅度將越大。

於是同一篇新聞就可以有不同的解讀。

例如某公司該月營收公告後,當月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 15%,但其實這樣的營收已經是這兩年的次高,因此單純用營收年增年減其實是容易產生迷思的。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得幾年前,曾經在網路上買過超商集點贈送的商品。

像是整套的拉拉熊杯子,或者是漫威英雄小公仔全套等等。

當時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網路會有這麼多賣家在販賣這些商品。

一度我以為他們是跟工廠直營,直接從工廠進貨而沒有透過廠商,但仔細想想又不划算,這些超商的母公司應該不會允許有人這樣不透過他的通路就取得商品。

正常情況下應該都會提告才是。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在PTT的點數板上出現了HG之亂。

究竟,什麼是HG之亂呢?

大部分的人對於PTT 點數版恐怕沒有太多的印象,這是一個供大家持有點數來互相交換買賣及討論的地方。

事實上,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各家廠商陸續開始推出屬於自己的點數計畫,從 Line Point , 到 Happy Go , 再到 Open Point 等等,這些不同的點數計畫過去都存在著相同的問題。

"無法轉換"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投資任何商品之前,其實你都可以思考同一個問題。

什麼是你認為可能會發生的未來?

例如:

1.車子上滿是電子相關設備
2.冰箱上都是智慧裝置,可以直接買菜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喜歡研究資本市場,不單單僅是因為買賣獲利,對我來說更有趣的地方是去討論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與經營策略。

從實際的營運結果中去反推過去他們做了些什麼事,以及如果有一天你站到那個角色必須做決策時,你又會下怎麼樣的決定。

這幾年其實我買過不少落入低潮的股票,中租 聯強 群益期等等,每一檔買入的原因都很簡單,他曾經是好標的 但近期因為許多內外在因素的關係,因此獲利或營運出現了低潮。

其實也不見得說有多差(至少都沒有虧損) 只是就開始爹不疼娘不愛,人氣不聚集,股價自然沒有了動能。

我統計了一下這幾檔標的當時的業績沉澱期間,其實這樣的資訊對自己未來遇到下一檔個案時會相當有幫助,至少你不會覺得自己是在盲目的等待,你會感受到自己原來等待的地方將來是會有光亮的!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 越來越多的大集團 開始喜歡把子公司做分拆,讓不同的子公司也能上市

例如中華電信的精測 是方,或是鴻海集團一堆關聯企業

其實有時投資人會很疑惑,既然一樣都是賺錢,幹麻要分拆子公司,分拆之後母公司持股比例還會降低(原本是內部部門 100% 持有),享受到的利潤也降低了,那為什麼企業還要這樣做呢?

其實這時你要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思考,當企業變得越來越大時,公司裡頭的員工所獲得的報酬,除了基本的薪資之外,重要的來源就是獎金,但因為企業的事業體裡頭,有人賺錢,有人虧損,但獎金卻是以總盈餘為基準。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我們投資一家企業的時候,某種型態上等於你也加入了這家企業的管理階層,你跟這些老闆們一樣,持有股份,享有利益。

而另一個思考的角度是,你也必須從一個投機份子的角度,重新調整,切換成另一個公司管理階層的思考角度。

這是什麼意思呢?

例如,今天公司的發展遇到了瓶頸,也許是因為資金水位足,導致無法做重大的投資,但如果要靠自己的獲利來補足水位,恐怕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屆時,最好的投資時間可能已經逝去了。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 2017 的下半年時,就在大立光飆上六千元的那陣子,幾乎所有的個股,只要有一個光字的通通都能大漲。

於是乎,只要跟光學鏡頭沾上邊的,每個人都能編織出一個未來美夢給他,然後不停地追逐再追逐。

但在投資時,我們該挑選的究竟是產業還是企業呢?

如果我只是挑選產業,認為這整個產業都會大好,於是我熱愛光學產業,但我買不起大立光,所以我去買其他如今國光 玉晶光等等,這樣真的是一個好策略嗎?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企業的運營,其實都是跟隨著景氣與節氣的發展而變化。

遊戲產業會在寒暑假的時候,伴隨著學生族群放假的因素而獲利爆發。

食品產業也會在中元普渡等節慶前後,因為大量的人需要購買零食罐頭等商品而產生業績上揚的情況。

因此,嘗試著去理解你的投資標的以及他的淡旺季分布情況,其實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指標。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游指標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也難得讓我連續寫了好幾篇。

其實我心中一直有一個理想,希望能在事務所裡頭建置上游指標這樣的系統。

只要你點選你查核的公司,除了他本身的各類歷史財務數據,量化與非量化資訊都能顯示之外,同時也能內建好他關聯的上游財務指標。

像是日月光,成本中重要的成份是銅,因此在他的成本變化分析過程中就應該輔以銅價的變化,這樣才能驗證客戶財務數據的真偽。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談的橡膠業上游指標分析,不知道大家是否理解了呢?

除了橡膠業之外,其他產業也存在著許多類似的情況,值得我們觀察。

例如 散裝航運業傳統使用的 BDI 波羅的海指數指標,這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會將市場上目前船租的價格做一個平均,進而產生一份指數。

依據不同類型的船舶,自然就能產生不同類型的 BDI 指數。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