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是個喜歡參加公開收購的人,對我來說這種模式基本上幾乎都是穩賺不賠的交易,對於這類只需要配合著把錢放置一段時間就能有收入入袋的商業模式,大家真的是可以多加考慮!
不過從公開收購延伸出來大家可以觀察到另一個議題,例如2020年底到2021年初的兩樁公開收購案,富邦金併日盛金,與開發金併中壽,兩次的交易除了可以參加公開收購賺點價差之外,兩家的收購方都明確表示了,未來預計將另一方100%收購變成全資的子公司。(而且也都實現了)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你買了N張的日盛金(或中壽),儘管一張的價差獲利比率不高,但因為最終會是100%收購的緣故,因此這樣的資金放置一段時間後必然會得到肯定的回報。
例如日盛金的公開收購案,在三月底,公開收購的收購案完成時,最低價格曾來到約12.2左右,12.2 -> 13 大約是6%左右的價差,因此如果真的有一包閒錢,這時的兩個方案是
1. 拿去放定存,賺取大約一年1%左右的利息
2. 買一堆日盛金,準備最後可能被全資收購,一年不到扣除稅費後報酬率可能有5%。
風險是最後的全資收購價 如果太低的話投資人會吃虧,但這樣發生的機率相對較低,因為通常投資人都會去罵,公司大概都是採取讓投資人小賺一點的金額去制定,用錢塞住投資人的嘴巴,省的大家亂罵)
評估起來,似乎拿部分資金去參加2.的方案也不失為一個選擇呢!
我很愛事後諸葛給大家參考,關鍵還是當作下次再遇到類似事情的參考樣本囉。
P.S.如果全資收購拖比較久,日盛近年的股利也有0.4-0.5,殖利率約3%~4%之間,也算是一種成本的持續回收,跟著一起打持久戰的戰略囉。
文章標籤
5820 日盛金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ogwei 的頭像
Dogwei

小 d 老師投資理財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