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傳統的台灣公司裡,所謂的家天下是非常常見的型態。

許許多多的公司,即使是上市櫃了,公司的股權仍大多掌握在創辦家族的手裡。

於是你一翻開董監事名單,往往不脫這幾個人之間的關係,夫妻,父子,兄弟 等等

但偶而你也會看到一些,非創辦人家族的董監事成員,這時就有趣了。

我經常在想,他們是怎麼找到這些董監事的呢?

以及,這些人擔任董監事,對這家公司的幫助到底是什麼呢?

儘管許多公司的董監事只是橡皮圖章,總是跟隨著董事長的意志在做事,但你仔細去觀察分析時,偶而還是可以發到一些不一樣的事情。

例如,雖然我們都會覺得同業之間好像是一種強烈的競爭關係,就像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彼此之間是互相爭搶業務的型態,所以我的管理階層幾乎不會讓你的人去涉足。

但在產業裡,同產業的另一家公司來擔任我這家公司的董監事,卻是一個很常見的狀況。

其實進一步來思考,透過擔任董監事這樣的方式,建立彼此之間的關係,同時創造策略合作的機會。

大家一起把餅做大,而不是我們努力的去爭搶同一塊大餅,似乎這才是更好的經營方式不是嗎?

下次在看年報時,記得多關心董監事名單囉!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ogwei 的頭像
Dogwei

小 d 老師投資理財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