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是一個蠻喜歡事後諸葛的人,對於已經發生在眼前的事物我習慣會去研究它發生的背後原因,我不是柯南也不是金田一,我純粹只是對於很多事情背後的故事感到好奇。
在好奇之餘,通常多半我也能透過各類資料的蒐集來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例如曾經有同事問過我,那台積電的股價600塊合理嗎,我調出了相關數據以及成長性的軌跡等等,告訴他這個數字大致上是怎麼算出來的。
包含對未來獲利的預期(EPS)以及產業的前景(成長期反應的本益比等等),基本上是完全可以推估出他現在的價位的,只是這時我收到了另一個問題。同事問我說,既然你都算得出來,也知道這樣的推估應該是合理的。
那,你為什麼不買?在他股價還沒到這個數字的時候
我的答案是,我有時也不見得會相信我自己。
是的,這就是人性,就像以前在寫考卷的時候大家一定有這樣的經驗,面對考卷上的各類題目,總有幾題是你覺得特別難纏,可能選ABCD都有其合理性,但到底最後應該要選擇你總是沒一個定論,於是在那邊改了又改,修了又修,最後好不容易選了一個交出去。
結果答案很多時候通常是你直覺的那一個,哈!
人在思考過程中會產生懷疑,但越來越多的懷疑會讓你失去自己,所以後來的考試我往往都會奉行另一個策略,就是相信直覺,對了就對了,錯了等答案出來再檢討,靠著這招倒也可以有著不錯的勝率。
不過股市目前還做不到,畢竟真金白銀,比起考試錯了只是虛擬的分數來說,還是份量重一點的,但是我也知道朝著直覺的方向去是對的,畢竟只要勝率到達一定程度加上合理的資金管控,資產的累積自然就會是持續往上的,這點倒是不變的真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