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資本市場上,我們經常都可以看到類似的新聞,例如:某某集團子公司近期掛牌,股價飆升到XX元,因此母公司大賺一筆之類的說法。
身為一個聰明睿智的投資者,面對這些記者寫出來的東西,我們要抱持著專業上應有之懷疑來做分析與評估,所以,到底子公司上市這件事情,對母公司來說是不是能反映在損益表上產生當年度收益(EPS)呢?
我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做討論
A公司持有子公司B的股票 1000 股,每股原始投資成本是 10 元,而後B公司的股票順利掛牌上市,而在掛牌上市的過程中A公司身為原始股東是必須要釋出部份股票來給投資大眾認購。
這地方我們假設釋出的價格是每股150元,釋出的股數是20%,也就是200股,那表面上從基本的算術我們似乎可以算出,A公司因為子公司B上市這件事情,似乎是賺了(150-10)*200=28,000元的收益。
但真的是如此嗎?
事實上在會計準則中,如果A公司對B這家子公司並未喪失控制力的話,那麼A公司出售B公司的股票獲得的收益扣除原始成本後的差額在會計上是不能做為收益的。
那他會作為什麼呢?答案叫做資本公積,是股東權益的一部分,但是不會進入損益表裡面,所以不會因為子公司上市而直接推升A公司本身的EPS,甚至可能會因為釋股的關係,讓A公司認列B子公司的獲利比率下降,而產生集團內歸屬於母公司的獲利降低的現象。
所以看新聞時要深入去了解分析,不要只是看到表面就相信喔。
當然,大家還是很愛母以子貴這樣的說法啦,只是這比較偏重於感覺上,實際上在當期損益報表中你是很難看到這件事情的直接影響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子公司 掛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ogwei 的頭像
    Dogwei

    小 d 老師投資理財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