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十月份,台股迎來了這兩年來的最大股災,單月下跌幅度達到接近 15%,幾乎各類型標的都損失慘重。
而在這當中,有一個產業理論上應該會在這樣的劇烈波動中受惠的 - 那就是期貨商產業。
期貨的交易除了買賣價差獲利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避險,同時當趨勢越明確實就越容易去買賣期貨產生獲利,因此操作台指期 摩台指的人 往往喜歡一個連續的大趨勢,更勝過上下的震盪。
只是在這樣的環境下,11 月初群益期的公告卻出現了讓人失望的成果,單月的獲利創下了新低,單月的稅前 EPS 只剩下 0.03,幾乎是要到損益兩平的狀態了。
原本在思考,這是否是整個市場的狀態,因為投資人縮手,因為大家減少操作,因此獲利下滑,但隨後的幾天內另一家大型期貨商 - 元大期的公告,卻是一整個獲利大好。
同時也證明了,當市場不好時,理論上期貨上應該還是能從中賺錢的論調。
那麼,究竟群益期發生了什麼問題呢?
其實若你打開兩家公司的財報來做一個比較,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在群益期的財報裡除了期貨手續費 佣金等期貨相關項目之外,還多了一個有價證券買賣與評價的利益,但這項目在元大卻是幾乎沒有。
因此結論大致出來了,期貨是兩家公司的本業,但除了本業之外群益本身還透過自營部門操作證券,當股市大好時
自營部門的證券收益可以為公司帶來良好的利潤。
但是當市場翻轉時,他也變成了侵蝕獲利的毒藥。
也因此才有了一樣市場 兩樣情的結果
探究事物的本質,再決定操作的步驟吧!!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