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我自己的財務報表裡面,每當一個年度結束的時刻,我就會將當年度預計要繳交的所得稅(含扶養親屬的考量)給計算出來。

同時在當年度期末的個人財務報表中估列入帳,提撥這筆應付的款項,並且將他從可動用的流動資金中減除。

其實像這樣的估列舉動是可以及早進行的,因為今年度的收支數字在年底都已經確定,所以根本無須等待到次年五月,這些數字早就能計算出來並且評估影響。

不過,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上卻不一定是如此,在企業的會計估計過程中講究的是發生的比率與發生的金額,因此企業仍會在當年度期末的時候估列正常的年度應付所得稅(通常稅率是固定的)

但是對於另一個稅(未分配盈餘稅),卻很難在期末的時候就預先估列入帳。

因為就實務上來說,當董事會還沒召開、股東會還沒通過時,是沒有人可以肯定盈餘到底有多少比率會被配發的。

因此,通常這筆稅款都要等到次年股東會通過確認後,我們才會予以估列入帳。

但,這是公司的會計處理,而對投資人來說,如果這家企業過去幾年盈餘配發比率都在 70%,那你先用這樣的配發比率來抓今年可能的未分配盈餘,接著簡單計算一版可能的稅金來評估他的影響數。

雖然不見得是百分之百命中,但至少會比來年第二季突然開獎出來,說公司多了一包未分配盈餘稅因此導致獲利下滑等等的意外因素要來的好的多。

所有的意外只要能事先估列與掌握,就能夠予以因應且避免,就像是近期的地震預警一樣,儘管只是幾秒前的預警,但已經能夠避免大量的傷亡了。

學著掌握許多未來可能的跡象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ogwei 的頭像
    Dogwei

    小 d 老師投資理財

    Dog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